數字技術在印刷業的應用與發展
古老的印刷業正受到新興的數字技術的影響與沖擊。它已不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數字技術正在向其滲透和擴張,跨媒體出版、數碼影像、數碼打樣、直接制版、數碼印刷、數字化工作流程等等,無一不在重新定義著“印刷”。這些新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和應用情況是怎樣的?它們會對印刷業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請看專家的看法——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沈海祥先生撰寫的文章《數字技術在印刷業的應用與發展》。該文分為如下幾部分:
桌面出版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與發展
﹡什么是桌面出版技術
﹡桌面出版技術在國外的應用與發展
﹡桌面出版技術在國內的應用與發展
﹡數碼影像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與發展
﹡什么是數碼影像技術
﹡數碼影像技術在國外的應用與發展
﹡數碼影像技術在國內的應用與發展數碼打樣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與發展
﹡什么是數碼打樣技術
﹡數碼打樣技術在國外的應用與發展
﹡數碼打樣技術在國內的應用與發展
﹡直接制版(CTP)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與發展
﹡什么是直接制版(CTP)技術
﹡在國外的應用與發展
﹡在國內的應用與發展
﹡數字印刷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與發展
﹡什么是數字印刷技術
﹡數字印刷技術在國外的應用與發展
﹡數字印刷技術在國內的應用與發展
﹡跨媒體出版在國內外應用及發展狀況
﹡什么是跨媒體出版技術
﹡跨媒體出版技術在國外的應用與發展
﹡跨媒體出版技術在國內的應用與發展
﹡數字化工作流程在國內外的應用與發展
﹡什么是數字化工作流程
﹡數字化工作流程在國外的應用與發展
﹡數字化工作流程在國內的應用及發展
二、中國印刷業在21世紀初葉的發展
1.主要背景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已進入一個建設小康社會并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發展階段;面對世界科技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中國經濟未來10年發展的主要特點為:一是經濟結構將進行戰略調整,推進國家工業化,同時不失時機地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將是今后的艱巨任務;二是經濟體制將進行深層次改革,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積極實行股份制,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改組,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三是科教興國將得到進一步實施,科技教育將有一個更大的發展,通過科技教育改革,使之同經濟建設密切結合;四是對外開放的進程加快,我們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在更為廣泛的領域,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中國印刷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面臨著新的機遇和嚴峻挑戰。
2.未來10年發展的總體思考
在今后10年內,中國印刷業應逐步實施以產品升級為重點的產業結構調整;以技術升級為重點的技術結構調整;以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為標志的組織結構調整;以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為重點的資產重組;以爭取國際發展空間為重點的跨國經營戰略;以加大拓展利用外資領域為重點的吸引外資力度。
(1)根據國家未來10年宏觀經濟發展規劃,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不斷增長,對印刷業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對印刷業發展是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同時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網絡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印刷業將發生革命性變革,印刷業要主動迎接挑戰,適應這種轉變,在未來新的印刷產業中占據應有的地位。
(2)中國加入WTO后,印刷業將面臨嚴峻的考驗,我國印刷業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存在著低水平生產力嚴重過剩、企業管理落后、勞動生產率低下、產品質量不高的問題。從總體上看素質不高,缺乏競爭力,很難適應我國加入WTO之后的新局面。解決現存問題主要靠改革開放,改革促進開放,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此加快發展。要以法興業,正確貫徹新的《印刷業管理條例》,繼續加強宏觀調控,推動印刷業的結構調整,優化印刷產業結構,創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二是要切實加強企業管理,搞活企業經營機制,努力開拓印刷市場,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競爭力,要靠企業持續不斷地努力,而提高人的素質和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是提高競爭力的關鍵。
(3)2000年德魯巴國際印刷博覽會,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第七屆世界印刷大會和北京第五屆國際印刷展以及美國芝加哥國際印刷展,都相繼展示了印刷工業的發展與未來,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面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印刷技術發展的整體趨勢更加明朗,并將導致一場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技術革命。今后我們技改的重點應當放在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系統解決印刷全過程。這種數字化、網絡化、系統化、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是印刷現代化的必然進程。
(4)要認真總結改革開放20年來印刷工業技術改造的經驗,密切注視世界印刷技術發展的趨勢,切實進行調查研究,集中各方面意見,制訂符合中國國情的新世紀第一個10年印刷及相關工業的發展規劃,提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兩個效益為中心,方向性與可行性相結合的指導原則、方針、目標、重點,以及相應的政策、法規和措施,推動印刷工業可持續發展。
規劃要充分考慮不同用戶、類別的市場需求,要具體分析不同區域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注意可操作性。
書刊印刷要進一步確立“多品種、小批量、短周期、高質量”的市場定位,積極進入高檔精細印品的競爭領域,進入國際高精出版物印刷市場。期刊要進一步縮短刊期,準期出版,逐步實現彩色化。配合教育改革,逐步達到教材、課本彩色化和課前到書的要求。
報紙印刷要進一步適應擴版、出彩報、早晚報的社會需求,早出報、出好報;根據報紙時效性強、印刷生產流程相對集中、報業資金比較充足的特點,率先實施新一輪的技術改造。
包裝裝潢印刷要進一步拓展紙載體包裝印刷、各種高檔包裝印刷和多樣化的商業印刷,適度發展塑料等載體包裝印刷,開發綠色包裝印刷。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產品,積極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貨幣、有價證券和商業票據印刷要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采用先進適用的安全、防偽印刷新技術,在定量發展紙貨幣印刷的同時,適應各類電子貨幣、有價證券、稅票、發票、存折、電腦表格等日益擴大的社會需求,大力開發新的印刷品種。
快速印刷方面以按需、快捷、個性化為特點的新的印刷市場正在形成,前景看好,要適時組織開發。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印刷工業發展較快,已形成若干印刷大省(市)或強省(市),并相繼將印刷作為都市型工業之一,決定加快發展。隨著中央開發西部戰略決策的實施,原先相對滯后的西部印刷工業將相應發生變化,取得較快的發展。
中國未來10年印刷工業的發展,要以總體規劃的方針、目標為導向,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相對發達的領域和地區,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在印刷工藝全過程的整合將相對較快。就全國總體而言,傳統印刷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主要地位。
3.幾點具體設想
(1)中國印刷業應抓緊網絡化建設,為發展電子商務及信息網絡化做準備。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上網人數將達到2億人。將來出版社及廣告公司將通過網絡傳輸信息,擴展業務。印刷廠在網上承攬業務,將成為其增強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2)印刷廠應向多媒體加工企業方向發展,今后的印刷廠將不再是只能接受傳統原稿的印刷媒體加工廠,而是能接受多種電子文件或數字化信息的媒體加工廠,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既可進行多媒體制作和數據庫制作,還可拓展數字化資源管理、數字化資源服務市場等。
(3)印刷業要與信息業合作,加強適合我國國情的數字化工作流程的開發,加緊印刷專業網站建設,并重視與國際接軌的問題。
(4)要注重規范化和標準化。
(5)正確處理好傳統印刷與新興印刷的關系。要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在注重傳統印刷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充分挖掘潛力的基礎上,發展新技術,諸如直接制版(脫機、在機直接制版)技術、數字打樣、數字印刷和數字化網絡化印刷流程的系統整合。在實際工作中,特別要考慮采用新技術的可行性和實效性,不能一哄而起,盲目追求“高新”而造成浪費。
(6)要大力發展與印刷相關的工業。采取自力更生和招商引資相結合,有所為、有所不為地加大開發某些高檔印前、印刷、印后設備及器材的力度,尤其要適應發展數字化、網絡化印刷新興產業的需求。這是中國印刷工業現代化的基礎。同時要重視引進國外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以及人才、管理,特別應注重引進后的消化、吸收、創新,充分發揮引進的作用。
(7)要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加強印刷人才的培養、培訓,為印刷業輸送合格的中高級技術、管理人才。
(8)在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轉變的形勢下,要充分發揮印刷社團的中介橋梁、紐帶作用,使其真正成為面向印刷全行業,為政府、為行業、為企業服務的社團組織。
我們希望中國印刷業,經過21世紀初葉的發展,為躋身于世界印刷先進之林,打下堅實的基礎。